(轉載自《湖南日報》2019年2月14日 第4版)
(70歲的惠農網董事長姜仕)
記者 周月桂 孫振華
互聯網創業,似乎天生是年輕人的事。有一位與共和國同歲的邵東老人,連電腦都不太會用,卻創辦了一家享譽全國的農業電商B2B企業。
“為中國9億農民提供電子商務服務”
2月12日,農歷正月初八,正是商家集中開業的好日子,披紅掛彩的長沙市五一商圈,春節氛圍依舊濃烈。早上8時,一個瘦削的老人健步走入黃興中路惠農大廈8樓。
他是惠農網董事長姜仕。
跟往日一樣,姜仕是第一個到公司的人。辦公桌上還留著他手寫的己亥年春節致辭:“農業電商的前行之路,從來就沒有一帆風順。我們走過不少彎路,經歷過曲折和低谷,也曾在前進路上彷徨,但從來沒有退卻。”
員工們陸陸續續到齊,互致新年問候。姜仕頭一件要安排的事,是調研湘西柑橘滯銷情況。
10時左右,公司管理人員來到姜仕辦公室,帶來了一個大蛋糕。這一天正好是姜仕70歲生日。大家嚷著讓姜董許3個愿,言拙的他只許了一個愿:“盡快將企業規模做大、實力做強,平臺覆蓋全國更多用戶,惠及更多農民。”
作為農業電商B2B的先行者、拓荒者,惠農網已步入第七個年頭,躋身行業領跑方陣。
“我出生農村,30歲以前基本沒有吃過飽飯,明白農民的苦。”64歲創辦這家企業時,姜仕曾發出豪言壯語,要為農業信息化助一臂之力,“為中國9億農民提供電子商務服務”。
“我那時候其實是真不懂,要是懂,就不敢做農業電商了”
出生邵東牛馬司鎮農村的姜仕,口音重,不善言談,頭腦卻極其活絡,他的創業經歷簡直就是一部勵志傳奇:干過農活,燒過瓦,養過蜂,開過大貨車,辦過冶煉廠,到外地炒過地皮、開辦過建材廠,經營過當時全省最大的民營煤礦。2002年挺進長沙,與人合作在五一商圈“平和堂”大樓旁,建了一棟大樓(原名“黃興樓”,現名“惠農大廈”)。
2013年,姜仕做了一個令家人朋友不理解的決定:進入農業電商領域,做B2B平臺。“國家重視‘三農’,農業發展潛力巨大,關鍵是要打通農產品銷售‘最后一公里’,農業信息化大有可為!”倔強的姜仕認準了的事,九頭牛也拉不回來。
為做農業電商,姜仕先后投入數億元,幾乎傾注了全部身家。創業初期,遭遇了難以想象的困難。農業電商B2B幾乎沒有成功案例可資借鑒,親戚朋友同行無人看好。省內電子信息產業一位專家對他直言相告:“盡早收手還來得及,農業電商B2B真不是你玩的。”專家怕他不明事,逐一給他講解:農業電商B2B是一個燒錢的產業,盈利不易,連眾多財大氣粗的企業都不敢涉足;互聯網電商是年輕人玩的事業,專業性強,你年紀大,又不懂專業,從挖煤跨界到電商,步子邁得太大了。
那時,大部分農村還是2G網絡,智能手機尚未普及,農民會用電腦的少,也缺乏電商意識,道路基礎設施差,鄉村物流不便……這樣的條件,推行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確舉步維艱。
“我那時候其實是真不懂,要是懂,就不敢做農業電商了。”姜仕說,但絕路也是生路,正是因為難度大、競爭少,惠農網才有機會脫穎而出。
最困難的時候,他給公司員工打氣:“你們放心,我哪怕賣掉五一廣場的這棟大樓,也會把惠農網做下去!”
“我最大的樂趣,就是工作”
姜仕守得云開見月明——
這幾年,隨著信息技術快速進步,4G信號覆蓋廣大農村,移動互聯網得到廣泛應用;農村公路建設力度加大,鄉村物流條件大為改善;土地流轉逐漸推行,以前種幾畝地的農戶慢慢被經營幾十畝、幾百畝、幾千畝的新生代農民取代,他們更容易接受農業電商;國家出臺政策,支持貧困縣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這些,對于惠農網這樣的農村電商來說,意味著發展機遇撲面而來。
“2018年積累的用戶數量,已超過了前5年的總和。”姜仕介紹,如今,惠農網已覆蓋全國31個省份、2086個縣市,擁有538萬用戶,涵蓋1.4萬個農產品品種,已成為國內優質的農業電商B2B平臺。
惠農網的服務對象主要為農產品供應商(農業大戶、農業合作組織等)和農產品采購商(包括各級農產品交易市場批發商、超市、電商平臺等)。“一般來說,面對終端消費者的B2C平臺,需要到產地統一組織貨源,但他們無法與過于分散的農戶合作,而這正是我們這些B2B電商干的活,如農產品標準化、農產品溯源、區域農產品品牌塑造、農村電商人才培訓等,我們不少員工長年堅守在田間地頭與農民打成一片,我們是銷售商與農戶間最直接的橋梁。”姜仕介紹,6年來,惠農網讓全國各地眾優質農產品走出“深閨”,進入大市場,如延安宜川蘋果、重慶梁平柚子、洞口雪峰蜜橘、中方刺葡萄、桂東黃桃、新寧崀山臍橙、靖州楊梅等42個農產品,經惠農網運營,已成為名揚大江南北的品牌。
截至目前,惠農網在全國共計完成近720場農業電商實操培訓,為8.8萬多名農戶提供電商扶貧服務;帶動青年回鄉創業超過1.5萬人,全渠道實現農產品銷售超過百億元,累計惠及100多萬農民。
如今,惠農網員工已編號到了3000多號,“001”號員工姜仕,仍然堅持每天到辦公室上班,節假日也常常待在辦公室。
他不愛旅游,還沒有出過境,不打太極、不健身,也不喜歡蒔花弄草、打麻將。70歲的姜仕說:“我最大的樂趣,就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