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明珠·生態南縣”,素有“魚米之鄉”美譽,盛產糧、棉、油、菜、果、湘蓮等大宗農產品和豬、牛、羊、蝦、龜、鱉等優質畜牧水產品。
那么,如何將豐富的農業資源轉變為老百姓致富的路子?
南縣以建設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為契機,攜手惠農網,將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打造成為集產品展銷、倉儲物流、網貨研發、直播帶貨、人才孵化、企業運營等功能于一體的縣域電商“大腦中樞”,提速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南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
加速創業孵化,助力企業轉型多道路齊頭并進
為了將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建設成為縣域電商發展的孵化陣地,作為中心運營服務商,惠農網向全縣提供了網絡購銷、電商培訓、包裝設計、倉儲配送、品牌培育等諸多服務,同時還為電商創業者提供了網店開設及運營培訓、店鋪代運營等個性化服務,助力傳統農民電商創業和傳統企業觸網升級。
“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團隊免費上門為我們提供了包裝設計、產品拍攝、網店詳情頁設計和短視頻拍攝等服務,為我們公司節約了不少成本,也幫助我們拓寬了銷售渠道。”南縣洞庭南紅稻業總經理唐瑤說。
(對接企業溝通產品包裝設計需求)
截至目前,已有湖南科特跨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南縣小川貴食品有限公司、南縣龍帥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等10家縣內知名電商企業免費入駐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走上了高速發展之路。
落實人才梯隊建設,夯實發展基石
“大家看,現在我手中拿著的就是南縣稻蝦米。南縣稻蝦米的產地南縣,水質優良、土壤肥沃、氣候適宜。稻蝦米也是采用稻蝦共生的生態種養模式種植,好吃又營養。”在南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室內直播間,經過專業培訓的主播正在向網友展示南縣特色農產品,吸引了大家紛紛下單。
(主播線上直播帶貨南縣稻蝦米)
人才是第一資源,也是發展的基石。針對縣域、政府、企業及個人,南縣商務局聯合惠農網開發四大核心課程體系,通過政策宣導、集中授課、上門指導等多樣化培訓方式,營造良好的電商學習氛圍,帶動更多有志于從事電商的人才投身到縣域電商建設中來。
(南縣開展“直播電商”專題技能培訓)
在南縣商務局的指導下,惠農網有針對性地設計多種直播課程,幫助當地電商從業者抓住“直播紅利期”,創新線上盈利方式,拓展銷售渠道;目前已有助農米業、清安、孫政、劉星等直播團隊入駐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整合中心資源,豐富中心業態和服務,推動中心入駐主體協同發展。
目前,南縣攜手惠農網開展各類培訓120余期,覆蓋12個鄉鎮、100個行政村,累計培訓10000多人次,涌現了羅妍、毛竹青等一大批電商帶頭人,為南縣電子商務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上行之路暢通無阻,讓農貨變網貨
俗話說得好,要致富,先修路。近年來,南縣整合快遞物流資源,著力建立了本地物流倉儲分撥中心。在該中心,倉內即可進行初級農副產品的分揀、分級、包裝等標準化作業,完成從產品到可上架銷售商品的升級轉換,集中南縣農特產品電商發貨倉儲,倉庫可實行一件代發服務,有效解決農產品上行難中的包裝難、倉儲難、成本高等突出問題,破解農產品上行電商物流瓶頸,為南縣農特產品的上行提供有力保障。
鋪好了“出村路”,還要搭好“賣貨橋”。今年以來,南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策劃開展了10余場線上線下營銷活動,助力本地特色農產品打響品牌,走向更廣闊的市場。其中,由南縣商務局主辦、惠農網承辦的南縣2022年首屆品質網貨爭霸賽在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舉行。比賽不僅在線上吸引了超百萬人次投票,快速提升了農產品品牌聲量,還評出了10款優質網貨進行重點扶持打造,推動了縣域網貨服務體系建立,助力農貨變網貨,網貨變爆品。
(南縣首屆品質網貨爭霸賽參賽選手上臺推介)
另一方面,南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建設的農特產品鄉村振興展銷館以“線下品鑒+線上銷售”的運營模式,征集了80余款縣域內特色農副產品,為消費者和當地電商企業搭建起新的交易平臺,也成為了南縣對外展示本地文化與產品的新窗口。
(南縣農特產品鄉村振興展銷館)
農村電商促發展,鄉村振興正當時。在電商致富的征程上,惠農網以南縣特色產業為支撐,以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為陣地,煥新傳統企業,打造人才強軍,暢通上行之路,將農村電商建設成為實現鄉村振興的發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