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農網董事長姜仕)
【人物檔案】
姜仕,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長沙市邵陽商會監事會主席,湖南惠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這是姜仕對外的社會職務身份。多年來,社會各界對姜仕的為人贊不絕口,其個人的創業故事傳奇精彩,可他卻十分低調,毫不張揚。60多歲時,姜仕投資創辦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惠農網,執著地為中國九億農民提供電子商務服務,始終以“讓農民更富裕,讓居民更健康”為公司愿景,堅信科技創新能推動農業產業升級。他不懂電腦,卻成為中國農村移動電子商務踐行者。
“2013中國湘商十大風云人物”,姜仕以湖南惠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身份獲獎。至今,姜仕投資2.2億元打造農村移動電子商務平臺,服務九億農民,以“糧安天下”為己任,發展多家惠農特色骨干企業;在成功企業家的身份之外,姜仕始終心系老百姓,關注民生,在人大代表履職期間,傾力公共事務,積極參政議政,提出的多個建議最終都得到了辦理落實。
(惠農網董事長姜仕)
這個冬天,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在位于黃興中路的惠農大廈,作者見到了惠農網董事長姜仕。樸實的衣著,濃濃的邵東口音,給人的感覺十分親切和低調。
農村電商,堅持本身就是一種正確
姜仕,邵東人,生于1949年,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同齡。一個連電腦都不會用的門外漢,居然選擇在63歲時起步創辦農村移動電子商務平臺——惠農網,這讓許多人不敢想象,身邊的朋友也為他捏了一把汗。都說電子商務是個燒錢的行業,投資做生意還講究“不熟不做”,這步棋走得是不是太冒險了?在不少懷疑的眼光和反對的聲音里,姜仕懷揣著自己的夢想堅定地向前走。歷經5年時間的開創與進取,身為“惠農網”的創始人,姜仕讓夢想照進了現實。他說,堅持本身就是一種正確。
“做農村電商,一是要有農業情懷,二是要意志堅定, 不能急功近利。” 姜仕如是說。為人樸實、心地善良的他,是一位白手起家的傳奇創業者。花甲之年選擇從事農業電商,與姜仕的自身成長經歷有關。姜仕生于邵東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從小便歷盡人生坎坷。他養過蜜蜂,開過大貨車,還辦過冶煉廠、煤礦等。從農村走出來的姜仕,深知農民的艱辛,為了不讓農產品因滯銷而爛在地里,讓農民能夠增產增收,他創辦了惠農網,希望助力中國農業產業升級,為農村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
(靖州楊梅節活動現場)
歷史總是重復驗證一個道理:能真正給人民帶來益處的事物,只要堅持到底,總會充滿著蓬勃的生命力。2013年9月1日上線的惠農網,就是這樣一個能給億萬農民帶來實惠的生力軍。雖說姜仕以前從事的多種行業,與互聯網并無直接關系,但他仍然決定踏入農村電商這一行業,因為他堅信農村電商有廣闊的未來前景。自古以來中國就是農業大國,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影響的領域和范圍極其寬廣,但不可否認的是,傳統落后的農業已無法滿足新時代的發展需求,未來只有大力推進農村技術革新,逐步實現農業的信息化、機械化、專業化,才能擺脫傳統農業桎梏,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真正實現全面小康社會。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每一次農業方面的革新都會引起廣泛關注,每一個真正惠及農民的好政策都會載入史冊,每一件能為農民增收增益的新事物都會得到億萬農民的擁護。
(農業電商B2B平臺惠農網頁面)
“雖說目前農業電商發展困難重重,但有難度才會有新機會。”姜仕說,隨著土地流轉政策的實施和互聯網在農村的普及,惠農網的發展肯定會越來越好。姜仕指出,“‘惠農’,只有用心做,才能真正做到‘惠’”。因此,“惠農網”始終懷揣著“讓農民更富裕,讓居民更健康”的愿景,立足于做一個用心為全國農民服務的專業化電子商務和農業信息化平臺。對公司員工,姜仕也是關愛有加。他是個心胸寬廣且樂于分享的人,且非常重視人才的引進。這幾年來,姜仕從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吸納了大批如IBM、阿里巴巴、京東、百度等知名互聯網企業的高端技術和管理人才。在惠農網這個廣闊的舞臺,他們充分發揮自主權,盡其所能地在各個崗位上發光發熱。在姜仕看來,農村電商的未來發展重任都在這些年輕人的身上。因此,姜仕實施了一個全員股權激勵計劃:“之所以會對員工實施股權激勵計劃,我希望未來農業電商發展進入黃金時期,惠農網取得豐碩成果的時候,我能與員工一起享受成功的喜悅,也希望員工都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每一個人在惠農網都能找到歸屬感。”
(惠農網“實地認證”)
心系一方百姓,議案惠澤萬家
(惠農網董事長姜仕參加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會議)
據統計,從1996年到2011年這16年間,僅在邵東縣境內的姜仕名下的企業,實現稅收就近億元,年納稅額至少連續8年位居邵東縣民營企業第一;在長沙,姜仕的企業每年繳稅也近千萬。為此,姜仕先后獲得“邵陽市十佳民營經濟能人”、“邵陽市勞動模范”、“湖南省百優私營企業家”等殊榮,相繼當選為第九、十屆湖南省人大代表,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同時連續兩屆被評為“湖南省人大代表活動積極分子”。他視誠信為生命,視奉獻為己任,致富不忘家鄉,扶貧濟困,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一個杰出民營企業家和一個人民代表的崇高境界。
在人大代表履職期間,姜仕牽頭或參與提出的提案、建議和批評意見達100多件。他所提出的多項建議,曾引起全國人大常委會、鐵道部、國土資源部等國家部委的高度重視。
(惠農網董事長姜仕)
婁邵鐵路牛馬司煤田區域4公里線段處附近有兩座鐵路橋,小煤窯星羅密布,無序開采,濫采亂挖使部分地表出現土地塌陷,存在極大安全隱患 。為徹底消除安全隱患,2008年,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姜仕提出的《關于消除洛湛鐵路婁邵線之牛馬司線段重大安全隱患的建議》,引起了鐵道部的高度重視,及時做出了將婁邵鐵路牛馬司線段移避采空區的決定。湖南省人大常委會還將鐵道部對該建議的答復文件寫進了2008年的《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中。該線段移位后,徹底消除了婁邵鐵路牛馬司段長期存在的重大安全隱患,避免了可能發生的重大安全事故。
邵東縣城自上世紀60年代就開始開采石膏礦,開采了幾十年。由于長時間不規范開采,留下大面積未經處理的采空區,多處房屋出現塌陷,如原漣邵礦務局技校一棟教學樓塌陷后,只現屋頂。大面積塌陷的隱患,嚴重威脅著數萬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成為歷屆縣委、縣政府的一塊心病。2011年,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姜仕提出的《關于呼吁國土資源部盡快加大力度治理湖南省邵東縣石膏礦采空區的建議》,被全國人大常委會列為2011年全國11項重點建議之一,成為全國人大的督辦項目。隨后,全國人大辦公廳和國土資源部組成的調研組赴邵東進行了現場專項調研,并表示積極為邵東縣石膏礦采空區地質災害治理爭取中央資金支持。通過幾年的治理,該地區的安全隱患基本得到消除,隱患區域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從根本上得到了保障。
擔任人大代表期間,姜仕提出的很多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最終都得到了辦理落實。每次提到這些事時,姜仕都感到很欣慰。
十年邵商路,相伴風雨行
邵陽舊稱寶慶。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邵陽商人就由資水而長江、長江而東海、東海而世界,肩挑手提做買賣。明清時期,邵陽商人就以“吃得苦、霸得蠻、重義氣、講誠信”的品格,在外地修碼頭、開商埠、闖天下,積累了豐富的從商經驗。改革開放后,“邵商”成為“湘商”的一支勁旅,與“溫商”齊名,被同稱為“中國的猶太人”。
今日邵商之興起,源于邵東。改革開放初期,湖南省人民政府決定將邵東縣定為唯一“民營經濟試點縣”。邵東縣地處湘中,人多地少,資源匱乏。為謀生計,許多敢為人先的邵東人在全國率先棄農從商,成群結隊走出家門。不論在“珠三角”、“長三角”等經濟活躍地區,還是偏遠的黑龍江漠河、新疆阿勒泰等地,甚至遠至東南亞地區,均有他們的身影。出生于邵東的姜仕,就是杰出邵商的代表人物之一。
(惠農網董事長姜仕)
70后邵商的杰出代表、長沙市邵陽商會常務副會長劉毅談起商會監事會主席姜仕時,發自肺腑地豎起了大拇指:“姜主席是一個大好人,從不與人爭名利,為人低調,心胸寬廣。我和姜主席是邵東同鄉,在校讀書時便久聞姜主席的大名,姜主席的傳奇創業故事及其為人品格也一直在激勵著我。最難能可貴的是,這幾十年里,我從來沒聽聞有人說過對姜主席印象不好的話。要知道,這對于一個馳騁商場數十年的人而言,是一件多么難得的事情。“除了劉毅外,長沙市邵陽商會的會員都對姜仕的人品贊不絕口。
在邵陽商會,姜仕主席熱心幫助他人,只要他能做到的事,總是有求必應。在姜仕看來,他幫人是出于真心,幫忙的時候就沒想到過任何回報。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算是給自己累積福報。正因為此,備受人尊敬的姜仕被長沙市邵陽商會選為監事會主席,一干就是十年。這十年里,姜仕經歷了商會從無到有的發展歷程,為商會無私勤懇奉獻了十年。
當問到“對邵商十年的經歷有哪些感受”時,姜仕說:“一是邵商團隊逐步在擴大,商會經常有新的邵陽籍企業家不斷地加入進來,今年瀏陽的邵陽籍企業家也組成‘瀏陽組‘加入了邵陽商會。有些企業家不是邵陽籍,只是邵陽女婿,也加入邵商了,對此我很感動也很欣慰;二是大家對我很尊重、熱情,對此我很感激。商會的企業家認為我是老一代企業家中有成熟經驗的,都喜歡與我走近和交流,其實在互聯網時代,他們都是我的老師,而我永遠都學不完新時代的知識;三是我與曾小山、傅勝龍、趙柏棟、王石齊、肖時勇等邵商創始人,還有很多少壯派企業家相處和睦,感情很好,相見時總是談笑風生,很開心;四是邵陽商會現在有2000多萬的資產,財務收支公開透明,十年來在財務方面從未出現過任何問題,這不是監事會監督有力的結果,而是大家很自覺,從來沒有打過公家的主意;五是600多個會員匯聚了邵商平臺,大家在商會里開展信息交流、資源共享、助人為樂、抱團取暖、互相學習、共同成長,十年邵商歷程如一日,一晃而過!未來的邵商,一定會發揚光大,前程似錦!”
(長沙市邵陽商會會員合影)
【姜仕語錄】
※做農村電商,一是要有農業情懷,二是要意志堅定,不能急功近利。
※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基礎在農業,關鍵在農民,難點在農村。
※創業的征程上充滿了艱難曲折,充滿了風雨坎坷,但我們始終沒有失掉創業者同舟共濟、發奮圖強、開創未來的激情壯志。
※三農問題長期困擾農民兄弟,解決三農問題始終是黨和歷屆政府工作任務的重中之重,對于惠農網來說,大顯身手的機會到了,我們始終秉持著用科學技術助推農業產業變革的初心,不畏艱險,奮力推進脫貧攻堅。